原標題:朱鹮首次在中國東部沿海濕地放飛
“鳥中國寶”飛向鹽城濱海濕地藍天
10月27日,由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、江蘇省林業局、浙江省林業局主辦,鹽城市林業局、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承辦的“‘鹮’歸自然,人鳥和諧”朱鹮野化放歸活動,在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。來自浙江德清的20只“鳥中國寶”朱鹮在鹽城濱海濕地正式回歸自然,這是朱鹮首次在中國東部沿海濕地放飛。
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盧兆慶介紹,我國東部沿海海岸濕地是朱鹮歷史分布區,目前還沒有開展朱鹮重引入工作。在鹽城沿海濕地開展重引入,填補了朱鹮保護空白。同時,國內外已野化朱鹮種群均不具備遷徙能力,重建朱鹮遷徙種群是中國朱鹮保護發展面臨的技術瓶頸。如何恢復朱鹮局部遷移習性,并最終重建遷徙種群是今后朱鹮保護工作的重點。
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海岸帶保護區,是目前太平洋西海岸面積最大、最為原生態的天然濕地之一,有利于朱鹮野外生存繁衍。經專家認證后,保護區搭建了高達18米共1200平方米的野化放飛訓練網籠和3間隔離籠舍。經過3個多月的野化訓練,朱鹮已適應沙蠶等6種灘涂食物和海水浴,并經專家對朱鹮野外生存能力評估,滿足野化放歸條件。
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姚志剛認為,鹽城朱鹮野化放歸工作的開展為重建朱鹮沿海遷徙種群提供了可能,可增加朱鹮野外種群數量、擴大朱鹮分布范圍、增加朱鹮遺傳多樣性。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陳浩表示,下一步將在保護區營造朱鹮棲息地,提供食物保障,加大對朱鹮放飛后的監測和管理,在重要棲息地安裝監控,并通過野外巡護等手段進行持續監測。(吳瓊)